我问你个问题:如果你家邻居家的窗户被人一拳砸了,你会第一时间冲过去挡在他们前面,还是转头先发条朋友圈说这事不能忍?
波兰的做法,像极了后者。
就在外界还在关注美俄关系回暖的风向时,波兰驻乌克兰大使馆被炸了。不是误炸,不是流弹,而是俄罗斯的火力。结果是什么?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第一时间不是召回大使,不是调动军力,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喊话特朗普,希望他出面重启对俄制裁、继续援助乌克兰。
注意,喊的不是拜登,是特朗普。
这事发生得太突然,但波兰的第一反应也太顺拐了。人家打的是你家门口,你求助的却是远在大洋彼岸、还没正式回归白宫的特朗普。这不是外交,这是无力感的自我暴露。
展开剩余81%我查了下,波兰目前在乌克兰境内仍有超过20个外交代表处和分支机构。按照公开数据显示,波兰自2022年以来已向乌克兰提供约40亿美元的军事和人道援助,是除了美德英之外的前列支援国。而波兰国内GDP不到8000亿美元,对外援助压力已经逼近财政红线。
这事发生后,波兰国内其实是哗然的。不止是愤怒,还有一种被预言打脸的羞辱感。前几个月波兰总统杜达还在欧洲议会公开发言,说波兰是北约东翼的钢筋水泥,是乌克兰的最后一道防线。
结果大使馆被炸,第一时间向特朗普喊话。这就很不钢筋,也不水泥。
更诡异的是,这么重要的突发事件,美国国务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直接发表立场支持波兰。我翻了一下路透社和美联社的相关报道,除了关注局势、呼吁克制这类外交词条外,并没有实质性动作。
而特朗普本人,目前还在佛罗里达州打高尔夫,对波兰的喊话也没有公开回应。
你品一下这层关系:波兰出了事,美国低调观望,波兰转头求特朗普。这一层层拧巴的动作背后,其实透露了波兰早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拜登可能不愿意再为东欧前线火拼买单了。
再看波兰自身的局势,过去一年波兰已经数次就安全边界问题与德国和法国产生分歧。去年12月,波兰前总理图斯克刚刚上任,就表示将优先考虑国内通胀与能源问题。换句话说,内部也已经出现疲劳症。
可俄罗斯这次袭击行为,无疑又把波兰往前推了一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波兰和俄罗斯虽然隔着乌克兰,但实际领土距离最近的边境线不到300公里,中间就是白俄罗斯这个俄罗斯的盟友。再加上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的部署,波兰几乎是一个被包抄的东翼哨所。
这不是夸张。2023年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后,波兰议会内部一度出现是否重启强制兵役的讨论。因为以目前波兰不到15万现役军力的规模,在面对大规模冲突时,根本不够看。
所以这次大使馆被炸,不只是一次外交层面的挑衅,更像是一场提前响起的局部预演。
但你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在大使馆被炸的第一时间,不是封锁消息、召集北约,而是微博式喊话一位前总统。这个动作本身就把波兰的姿态摆得很低,也把对北约的不信任写在了脸上。
你可以说这是现实,但现实本身就说明了一个更深的问题:
波兰根本没打算独自面对俄罗斯。
更准确说,它打也不敢。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细节,欧盟内部有议员提出,希望把波兰、立陶宛等国的安全提案直接交由美军裁定是否干预。这个提案在过去是荒谬的,在现在居然已经有人在讨论。这说明什么?说明欧洲内部已经有人认栽了,转头求美国干预是最后的选项。
而偏偏这个时候,美国自己也不打算再大包大揽。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刚刚恢复了与俄罗斯某些关键原材料的部分贸易许可,理由是全球产业链稳定考量。
你可以理解成,美国早就不打算把对俄强硬当作单选题了。
在这个背景下,波兰还寄希望于特朗普出面,去推动制裁俄罗斯、加码援乌,基本就是求爹不如求自己。
但波兰能不能靠自己站住?很难。
军事上不对等。俄罗斯去年军费开支超1100亿美元,是波兰的近6倍。而且俄罗斯还在推动与伊朗、朝鲜的军事合作,这条反西方供应链正在成型。
外交上边缘化。波兰虽然是北约成员,但近年来不断与欧盟内部就移民、司法改革等议题争执,已经被法国、德国多次暗示要么统一口径,要么靠边站。
第三,国内政局复杂。波兰议会在移民问题上的分裂严重影响国家安全议题的协调。你如果留心看波兰媒体,会发现他们的安全政策讨论已经呈现左右两套方案,这对任何面临外部军事威胁的国家来说,都是最致命的分裂。
所以问题又绕回来:
波兰到底想靠谁?
特朗普会不会为了波兰的安全改口重回制裁路线?美国现会不会把波兰的愤怒当回事?波兰自己有没有准备好在没有美国撑腰的情况下应对接下来更大的撞击?
没人知道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俄罗斯的这一次袭击,不只是炸了一栋建筑,更炸出了波兰对西方安全体系的最后信心。
我就在想,下次如果再出事,波兰还会发帖喊谁?
发布于:江西省红腾网,十大配资排行,世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